打磨机器人如日中天,如何捕捉机会。
打磨机器人的风口真的来了吗?23日,在成都市成华区举行的智能制造主题日活动中,杨志杰以一篇演讲《打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产业展望》描述了这一口号:“我们认为,打磨机器人是中国智能制造升级改造的基石。目前行业整体处于成长初期,预计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50亿。”
打磨机器人迎来了怎样的潜力和领域?如何抓住这个机会?
打磨机器人如日中天,如何捕捉机会。
时代背景:人口红利的消失迫使自动化加速
在杨志杰看来,打磨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力很强,驱动它的因素有四-
★人口红利的消失迫使自动化加速,我国出台政策持续扶持工业发展。
中国现在正进入老龄化社会。预计2022年65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超过14%,达到深度老龄化。其实是一个以机代人的过程,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面临着升级改造的需要。
与此同时,全球制造业经历了第四次转变。2008年以来,中国中低端产业向东南亚转移,东南亚制造业GDP逐年增长。一方面可以优化国内生产要素的配置,提高制造水平,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上游设备、设计、R&D和出口,整体上进入了技术改造和更新的周期。
从2006年开始,智能机器人进入了我国工业发展的视野。2015年“中国制造2025”战略出台后,打磨机器人产业经历了快速发展,包括“十四五”计划也提出打造“工业互联网加智能制造”的产业生态,底层逻辑涵盖打磨机器人大规模应用。
杨志杰
★人工成本的增加促进了打磨机器人的广泛应用,而中国对工程师的大力培养可以支撑对人才的需求。
近几年制造业员工平均工资逐年增长,增长曲线斜率陡峭:从2010年的3万元左右到2019年的7.81万元,复合增长率超过10%,基本翻倍。
同时,R&D需要大量的工程师来操作和维护打磨机器人。我国工业人才基本红利很大,理工科毕业生数量远高于其他我国,约为基准值的7倍,而日本仅为0.99。
人口和劳动力在下降,劳动力成本在上升。在双重叠因素和工业工程师的大量供应下,以机代人应该是未来十年的主线,也是整个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旋律。
★长尾产业在下游应用市场的增速明显,机器人配置密度与发达我国还有较大差距。
打磨机器人应用广泛的领域是汽车、电子电器、机械加工、化学像素等行业。近两年来,材料、医疗、半导体、太阳能、锂电池等行业的增速明显,有的甚至接近30%。随着我国碳中和战略的逐步实施,光伏和锂电池行业将继续繁荣,这将促进打磨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。
日本打磨机器人起步于20世纪60-80年代,经历了导入期和高中速成期,2012年才进入成熟期。2019年,打磨机器人销量全球第二。中国打磨机器人的发展始于2000年左右,目前仍处于朝阳产业。与日本相比,中国打磨机器人的每万人普及率只有日本的一半,发展空间巨大。
上一条: 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组成过程及分类分析
下一条: 机器人去毛刺方案分析
相关行业知识
- 去毛刺机器人厂家分享平面去毛刺的两种办法
- 使用铸件打磨机器人安装及注意事项
- 机器人上下料工作流程介绍
-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实现自动化分析
- 加工中心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注意事项
- 机器人去毛刺优点及应用方案分析
- 机器人打磨抛光行业市场研究
- 机器人上下料机械手在应用中的检查维护
- 去毛刺机器人厂家介绍板材去毛刺的办法
- 机床自动化厂商解析怎么延伸工业机器人寿命
- 机器人上下料系统的组成过程及分类分析
- 机器人上下料的优势有哪些?
- 桁架机床上下料的应用
- 机器人上下料有哪些注意事项?
- 机器人打磨抛光应用类别分析
- 加工中心上下料如何解决装卸速度慢的问题?
- 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在日常作业中保养事项
- 机器人自动化是制造业的未来
- 机器人上下料有什么优势?
- 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日常工作中的注意事项